• 快科技
  • 中文科技资讯专业发布平台
鄱阳湖候鸟缺食疯狂啃庄稼:农民却自发护鸟
2015-12-19 10:49:59 出处: 澎湃新闻编辑:小路 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2015年入冬以来,江西鄱阳湖流域出现了罕见的冬汛,湖区水位普遍上涨,最高时水位超过13米,往年进入冬季枯水期后变成滩涂、湿地的区域今年都被湖水淹没,影响了在鄱阳湖过冬栖息的候鸟觅食,大量候鸟飞到沿湖的农田、菜地里,毁了不少庄稼。

亩产1000斤的稻谷最后只剩下十分之一,只要是湖边几乎都是这样的情况”江西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李跃介绍说,往年都能和谐相处的候鸟今年给沿湖老百姓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在这种情况下,反而有一只农民义务宣传队到处宣传保护候鸟,用他们自己的话说“现在的村民觉悟都提高了,都知道候鸟是受保护的,杀不得、毒不得。”

马影湖地处都昌县多宝乡,属于鄱阳湖外湖湖区,是江西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也是每年第一批过冬候鸟到都昌湖区的首站。每年冬季来马影湖栖息的侯鸟多达三十余万只,去年12月大雁保护协会村民巡湖时在该湖区发现了117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

今年50岁的许小华是都昌县多宝乡马影湖大雁保护协会的副会长,从小在鄱阳湖边长大,他8年前就开始跟着都昌县有名的“护鸟老人”李春如巡湖保护候鸟,两个儿子都在外地打工,他跟老婆两人在家“带带孙子,巡巡湖”。早上五点多天不亮去湖堤上巡一遍,傍晚天黑还要再巡一遍,因为这两个时段是候鸟休息的时候也是“打鸟人”最容易出没的时候,“候鸟最需要保护”。去年协会刚成立不久就逮住了一名“枪手”,现在专门捕鸟拿去卖的很少了,但是有“闲着没事干的城里人专门来打鸟。”

比许小华还要大两岁的马祖桃是大雁保护协会的会长,曾做过两届县里的政协委员,他和秘书长马琴宝都是马家堰回民村的村民。回民村是98年洪水后从湖区下面整体搬迁上来的,全村现在有四百多口人,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或者搬出去了。不到50岁的马琴宝算是协会里最年轻的了,他在村里开个小卖部跟老婆一起带孙子,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巡湖护鸟。

协会成立的时候,24名会员凑了三千多块钱买了张会议桌放在回民村一所学校的空置房间里,给协会设了个办公室,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会员职责和协会章程,目前协会里唯一的一件护鸟、巡湖设备还只是一个手持望远镜,“谁巡湖谁就拿去用”。

保护区管理局有时会派人给他们普及候鸟知识,有重要行动的时候会召集所有会员开会。今年11月底,会员们便集体行动协助保护区管理局给觅食困难的候鸟投食。今年9月,大雁保护协会成立一年的时候江西省林业厅给大雁保护协会颁发了一个鄱阳湖保护候鸟先进民间组织的奖状牌。

江西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李跃对大雁保护协会的作用作出了肯定,他认为村民自发的做保护候鸟的宣传和行动,夯实了候鸟保护的群众基础。像这样的农村“NGO”在都昌已经有两个,“多宝乡有个大雁保护协会,西源乡有个小天鹅保护协会”。

但对于今年遇到的特殊情况,因为冬汛候鸟进庄稼地觅食给老百姓造成的损失李跃也表示无奈,“候鸟是国家的自然资源,需要得到保护,老百姓在保护候鸟的过程中受到到了损失,也理应得到相应的补偿、赔偿”,但目前这种实际的补偿机制还没有全面铺开,“只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或者国际重要的湿地范围能得到补偿”,都昌湖区还没有相应的核查、补偿赔偿机制和资金

鄱阳湖候鸟缺食疯狂啃庄稼:农民却自发护鸟

鄱阳湖候鸟缺食疯狂啃庄稼:农民却自发护鸟

鄱阳湖候鸟缺食疯狂啃庄稼:农民却自发护鸟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 0分,共有 0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快科技客户端

扫描安装快科技APP

驱动之家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驱动之家